2024,奔馳也勒緊了褲腰帶
近日,德國《商報》援引梅賽德斯-奔馳發(fā)言人的表述,透露奔馳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年內(nèi),每年實施高達數(shù)十億歐元的成本削減措施。
據(jù)悉,此番削減成本或與虧損的財報有直接關系。據(jù)梅賽德斯-奔馳最新發(fā)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公司營收達到345.28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凈利潤顯著下滑53.8%,為17.19億歐元。其中三季度銷量 50.36 萬輛,同比降幅為 1%。
財報表現(xiàn)的削減的主要原因是銷量的下滑。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0月,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為41614輛,今年前10個月累計銷量為462756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呈下滑趨勢。主銷車型來看,轎車系列的奔馳E級賣出了14500輛,奔馳C級買了10800輛;SUV系列中,奔馳GLC賣出了8710輛,奔馳GLB賣了3702輛。
新能源車型銷量也不樂觀。今年10月,奔馳EQE SUV銷量291輛,同比跌幅達到了55.37%;即便如此,EQE SUV成了奔馳賣的最好的純電車型。奔馳其他純電車型的表現(xiàn)更糟:EQB的銷量只有191輛;EQA只售出了94輛;EQC的銷量只有2輛。
更為艱難的是,銷量下滑的同時,品牌折扣率也在升高。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汽車市場平均折扣率是14%,奔馳接近20%,奧迪終端折扣率逼近30%,寶馬達到25%。
汽車之家顯示,有地區(qū)的奔馳GLC的售價由39.28萬降至29.04萬,降幅26%,寶馬iX降價33萬元,降幅44.2%。品牌溢價的下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豪華品牌的形象,更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再不努力就只能開BBA”了,更甚至被網(wǎng)友稱為“雜牌車”。為提振銷量,奔馳新能源也一直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以北京地區(qū)為例,奔馳EQS、奔馳EQB、奔馳EQE、奔馳EQS的純電車型降幅分別為50%、48%、40%。
如今,電動化轉型成了市場趨勢,在轉型過程中,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宣揚的智能化日益受消費者歡迎,大屏幕、端到端、智能網(wǎng)聯(lián)等新興體驗逐漸打破消費者以往的用車體驗。在豪華車細分領域,近年來本土市場上涌現(xiàn)的新的一批豪華新能源品牌在產(chǎn)品設計與用車體驗完美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用車喜好。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潛在消費者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新興豪華品牌。
近年來,市場也在證明,純電市場的增速也不似預期迅猛。據(jù) Counterpoint 研究機構電動汽車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乘用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則同比增長46%。插混增速增速明顯高于純電汽車。車企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年來,問界、嵐圖、小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都在由純電轉戰(zhàn)賽場,開始新一輪的插混、增程競備賽。
在這樣的背景下,奔馳也在積極調(diào)整。面對造車新勢力的迅速轉型,傳統(tǒng)豪華品牌也瞄準了插混賽道,在中國車企加持下憑風借力。目前,奔馳旗下的smart已經(jīng)基于吉利SEA平臺開發(fā)出了精靈#系列。根據(jù)計劃,奔馳旗下新款GLA車型將搭載與吉利共同合作雷神混動發(fā)動機,全新一代 CLA 混動版車型將于2026年首發(fā)亮相。
目前來看,因轉型迅速、站在電動化浪潮前方的車企比比皆是。但更重要的是,誰能永立潮頭。要知道,體量龐大的百年車企電動化轉型緩慢十分常見。好在,奔馳馬邁出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