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平臺新車國產后 奧迪的電動車能支棱起來嗎?
近日,有海外媒體拍到了奧迪A6 Avant e-tron的低偽裝諜照。據(jù)悉,新車基于和保時捷Macan EV 共享的PPE平臺而打造,并有望在2024年底前由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長春工廠進行國產。
從造型上來看,奧迪A6 Avant e-tron的整體風格上延續(xù)了“瓦罐”的造型,車身較為流暢。同時,車頭采用了當下較為流行的分體式燈組,但依然保留了部分家族化的多邊形設計。
不過,新車的內飾尚未披露。但據(jù)此前消息,新車將配備三塊屏,包括11.9英寸的數(shù)字儀表盤、14.5英寸的中控娛樂屏和10.9英寸的副駕娛樂屏幕。
而動力方面,新車預計將采用前后雙電機系統(tǒng),綜合功率280千瓦,并搭配100kWh的電池組,WLTP工況續(xù)航里程600km。
值得一提的是,奧迪旗下的另一款“6”字輩的新車——奧迪Q6 e-tron,原計劃于今年亮相,但推遲到了2024年才能發(fā)布。
實際上,奧迪品牌基于PPE平臺打造的新車已經“遲到”很久了。
最大的原因當屬其母公司大眾集團在“軟件開發(fā)”上的拖后腿。
根據(jù)規(guī)劃,大眾汽車集團當前規(guī)劃了4個純電動車平臺,分別是MEB、J1、PPE和SSP平臺。MEB平臺由大眾汽車獨自打造,主要面對中端車和經濟型車市場。
J1平臺和PPE平臺由奧迪與保時捷聯(lián)合開發(fā),前者是基于大眾高端燃油車MSB平臺電氣化改造而來,行業(yè)內普遍認為J1平臺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平臺。而后者卻是專為高端新能源車型而打造的新一代純電平臺。
按照計劃,搭載PPE平臺的新車量產時間為2023年。但實際上,由于大眾集團旗下的軟件部門Cariad的研發(fā)滯后,PPE平臺配套的軟件系統(tǒng)一直沒有開發(fā)完成,這直接導致了新車上市的時間一推再推。
而多次“延遲”后,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層出不窮,間接搶占了奧迪品牌新能源的市場熱度。畢竟,奧迪在電動化轉型上已經“遲到”太久了。
目前,奧迪品牌在售的新能源車型共有五款,分別是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e-tron和A6L新能源。從銷量上來看,2023年前11個月,奧迪電動化車型銷量前三位分別是Q4 e-tron 20596輛,Q5 e-tron 4416輛,e-tron 1865輛。
不難發(fā)現(xiàn),國內奧迪的電動車銷量靠的是優(yōu)惠完不到20萬元的Q4 e-tron。這代表著,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賽道上,奧迪并沒有太多向上的議價能力。
從整體的銷量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奧迪純電車型的交付量為12.3 萬輛。作為對比,梅賽德斯-奔馳電動車銷量為17.45萬輛,寶馬電動車銷量21.7萬輛??梢?,在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陣營中,奧迪的新能源車型也并沒有優(yōu)勢。
除了新能源車型難以被市場認可外,奧迪品牌曾經熱銷的燃油車也陷入了“以價換量”的漩渦中。據(jù)爆料,2023款的奧迪A4L在部分地區(qū)給出了高達11.78萬元巨額優(yōu)惠,相當于廠商指導價的6.5折,優(yōu)惠后裸車價低至22.5萬元,比該員工內購價還便宜1.8萬元。
這些,都凸顯出奧迪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窘境。
再加上,奧迪在未來的規(guī)劃上搖擺不定。根據(jù)此前的品牌規(guī)劃,奧迪計劃到2026年推出20款新車型,其中一半產品將是純電動車型。從生產計劃來看,奧迪在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內燃機汽車,從2026年開始,奧迪面向全球市場將只推出純電動汽車。
但近日有報道稱,奧迪正在削減其雄心勃勃的電動車型計劃。新任品牌CEO格諾特·杜爾納(Gernot Dolln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擁有更靈活的市場策略,奧迪品牌未來將打造由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汽車和全新一代燃油車組成的產品矩陣。
在中國市場上,燃油車走向衰敗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未來,奧迪品牌除了PPE平臺的新車將聚焦新能源市場外,其和上汽的合作也會為新的產品賦能。據(jù)悉,奧迪將對上汽的純電平臺進行改造,計劃于2025年發(fā)布三款新產品;在2025年之后,奧迪將和上汽共同開發(fā)全新的平臺,并計劃在2027年推出全新的產品。
在外界看來,奧迪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上已經落后一大截,想要迎頭趕上實屬不易。而奧迪品牌CEO也曾表示,自己在任期間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努力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將奧迪品牌曾經在燃油車市場的優(yōu)勢轉移到新能源市場中。
但姍姍來遲的奧迪A6 Avant e-tron和奧迪Q6 e-tron能否為奧迪品牌帶來關鍵的轉折,還需要市場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