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院,亚洲av日韩av无码,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五月色丁香婷婷网蜜臀av

“中國電車沒有技術驚喜“ 日本車企的勇氣從何而來?

2023-10-28 來源:汽車門 閱讀量:64260

萬萬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見螞蟻嘲諷大象的奇象。

制造出這個奇象的不是別人,就是咱隔海相望的鄰居——一個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人,他叫川西泉,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口出狂言:“中國電動車沒有技術驚喜?!?/p>

川西泉何許人也?他是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的社長。

什么,沒聽說過?小編這就為您介紹一下。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去年剛成立,由索尼和本田各自持股50%,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啟動銷售與服務,旨在推動電動汽車和移動出行領域的創(chuàng)新。

總而言之,目標很遠大,但尚未有實績。

1

(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社長:川西泉)

川西泉認為,雖然中國電動汽車的發(fā)展速度很快,但在信息技術的使用上,“感覺就像是把智能手機的圖標拼湊在一起,并沒有什么技術驚喜?!?/p>

之所以說出這種話,是因為川西泉曾在索尼負責智能手機業(yè)務,他覺得中國提供的車載娛樂沒有新意。

那川西泉認同的新意是什么?川西泉稱,他們的產(chǎn)品開發(fā)將以高性能為基礎,然后在未來數(shù)年內實現(xiàn)功能擴展,“就像索尼的PlayStation一樣,從一開始就推出高性能產(chǎn)品是非常重要的?!?/p>

2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西泉發(fā)表上述言論前,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剛剛公布了品牌首款車型“AFEELA”的原型車。這款車的內外共搭載了45個攝像頭和傳感器,內部配備了超長的一體式中控屏,并集成了索尼的影視、音樂、游戲等娛樂功能。

如果說中國新能源車的特色是“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那索尼本田這款“AFEELA”也不過就是PS5+大彩電的組合。

對此,有網(wǎng)友辣評:“明白了,買發(fā)動機送車變成了買PS送車?!?/p>

3

川西泉之所以唱衰中國電動車,多少有些“酸”的意味。但正是川西泉口中這些沒有“技術驚喜”的中國電動車成了當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流,而日系車卻慢慢退居到了舞臺邊緣。

2022年,比亞迪憑借186萬的年銷量成功超越一汽-大眾取得了中國汽車市場銷冠的位置。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的銷量已達207.9萬輛,成功衛(wèi)冕年度銷量冠軍。

除比亞迪外,造車新勢力和傳統(tǒng)車企的新能源品牌皆有不俗的表現(xiàn)。比如,廣汽埃安已經(jīng)連續(xù)兩個月終端交付量突破5萬輛,而理想汽車也已經(jīng)奔著月銷4萬輛的目標狂奔。

自主新能源品牌在國內大放異彩,在國外的聲名也逐漸壯大。不久前的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阿維塔、小鵬、零跑、問界等多個新能源品牌一一亮相,吸引了參展人員的大部分注意力。

而日系車在慕尼黑車展上幾乎銷聲匿跡。顯然,在全球電動化浪潮的席卷下,日系車并未跟得上趟,也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產(chǎn)品。而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中國市場,日系車的銷量正在逐步衰退。

4

至少目前來看,日本三大汽車制造商的電動化步伐并不快。

甚至,此前豐田章男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對電動化,認為電動車是資本的過度炒作。直到新任社長佐藤恒治的上臺,才將豐田正式引到電動化賽道上來。

與豐田類似,本田和日產(chǎn)以及其他更小眾的日系品牌在電動化轉型方面的速度都十分緩慢。最直觀的例子是,從去年年初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jīng)開啟了最慘烈的廝殺,而日本第一家造車新勢力才姍姍來遲。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日系合資車企的日子也不好過。

豐田推出了bZ4X和bZ3兩款電動產(chǎn)品,前者質量問題頻發(fā),后者雖然得到了比亞迪的三電技術支持但銷量仍舊不高。更嚴峻的是,這兩款車上市不足半年,都因質量問題被豐田召回,其中bZ3更是召回了全部售出車輛。

5

本田去年在中國推出了首款純電動產(chǎn)品:e:N系列,該車實行雙車戰(zhàn)略,由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分別發(fā)布了e:NS1和e:NP1。但這兩款車上市后市場銷量表現(xiàn)低迷,對本田在華銷量幫助并不大。而本田下一款純電車型e:NS2,則需等到2024年才能上市。

6

日產(chǎn)在售的新能源車型包括ARIYA艾睿雅、啟辰大V DD-i超混動、超混電驅奇駿、超混電驅軒逸、軒逸·電驅版e-POWER。幾款產(chǎn)品中,只有超混電驅軒逸上半年的銷量超過了6000輛,其余車型市場表現(xiàn)均一般。且在近日,日產(chǎn)唯一一款純電動車艾睿雅由于逆變器軟件設定不合理宣布全部召回。7

實際上,隨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壯大,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普遍面臨著相同的境遇。

在這方面,德系品牌大眾一馬當先,率先認清現(xiàn)實,并在今年7月宣布與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展開合作。這還是外國知名品牌首次向中國新造車企業(yè)伸出橄欖枝,而雙方的合作無疑將加快大眾研發(fā)和銷售新能源車型的速度。

盡管日系車不愿承認,但發(fā)動機轟鳴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如今是電動化和智能化席卷全球的時代,而中國自主品牌率先入局,已經(jīng)對電動車形成了一套新的定義,跟上時代步伐比“耍嘴皮子”更有意義。

前不久的慕尼黑車展上,中國電動車的亮相驚艷了世界,而日系車卻默默無聞。如今,正值東京車展開展期間,日本不妨讓世界看看自己的新能源車造得怎么樣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侵權刪除)


分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