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為電氣化汽車提供新激勵措施
12月4日,泰國投資委員會(BOI)表示,泰國將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時間表,并為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提供激勵措施,以支持泰國汽車行業(yè),并使泰國成為東南亞地區(qū)電動汽車的生產中心。
BOI秘書長Narit Therdsteerasukdi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到目前為止,泰國已經通過EV 3.0計劃,進口了8.4萬輛純電動汽車。
BOI還表示,第一次電動汽車激勵計劃中未兌現(xiàn)的產量承諾將部分轉移到下一個激勵計劃。Narit Therdsteerasukdi在泰國政府的國家電動汽車政策委員會會議后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供應過剩引起更嚴重的潛在價格戰(zhàn)”。
根據(jù)今年生效的泰國EV 3.5激勵計劃,在2026年,泰國每進口一輛汽車,就要在泰國本土生產兩輛汽車;而到2027年,泰國每進口一輛車就要在泰國本土生產三輛車。
報道稱,由于泰國電動汽車銷量急劇萎縮,泰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正計劃重新就泰國電動汽車激勵條款進行談判。BOI表示,12月4日的泰國政府會議還批準降低在泰國本地生產的部分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輕度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消費稅稅率。
上述措施是支持陷入困境的泰國汽車行業(yè)的最新舉措。由于泰國目前正面臨經濟增長乏力和信貸緊縮的困境,且泰國國內汽車市場的增長已陷入停滯,泰國汽車行業(yè)的未來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
根據(jù)泰國政府的EV 3.0計劃,獲得電動車減稅優(yōu)惠和其他支持的公司今年在泰國的電動汽車產量必須與2022年至2023年間的進口的電動汽車數(shù)量相同。如果錯過這一最后期限,那么明年他們的任務將更加艱巨,因為他們明年每進口一輛電動汽車需要生產1.5輛電動汽車才能抵消。
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東南亞地區(qū)的汽車組裝和出口中心。近年來,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等企業(yè)在泰國進行了一波價值超過14.4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泰國國內汽車產量同比大跌25%,已連續(xù)第15個月下跌,銷量也同比大降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