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院,亚洲av日韩av无码,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五月色丁香婷婷网蜜臀av

驚艷到豪華的進階 試駕第二代傳祺GS8燃油版

2022-05-09 來源:汽車門 閱讀量:66553

在國內(nèi)汽車市場,傳祺GS8堪稱自主SUV的天花板級產(chǎn)品。得益于驚艷的設計和出眾的賣相,初代傳祺GS8在整個生命周期里累計售出了22萬輛,是賣的最好的自主中大型SUV?;蛟S是初代傳祺GS8表現(xiàn)太過出眾,很多人都在看著,其后繼車型能否將其核心賣點一如既往地傳承下去。

而第二代傳祺GS8亮相后,瞬間打消了人們的疑惑。很多人沒想到,全新第二代傳祺GS8比初代車型造型更精致、設計更驚艷,而且身材更大、豪華感更出眾,依然是家族的顏值擔當。更重要的是,誕生于全新平臺的第二代傳祺GS8享受到了鉅浪動力平臺、ADiGO智駕互聯(lián)生態(tài)系統(tǒng)、鉅星底盤等技術紅利。青勝于藍,成了人們心底對第二代傳祺GS8的共同印象。

第二代傳祺GS8的實際體驗怎么樣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一次試駕。

外觀:質(zhì)感逼人的豪華中大型SUV

1第二代傳祺GS8是廣汽傳祺首款采用“星鉆菱影”設計語言的車型。觀感上,第二代傳祺GS8的線條簡潔明快、造型平直硬朗、車身比例協(xié)調(diào),厚重飽滿。雖然整體造型風格與初代接近,但第二代傳祺GS8明顯氣場更勝初代車型,帶著不怒自威的高級感。

2

全新第二代的GS8前臉造型四平八穩(wěn),中正威嚴。巨大的進氣格柵將上進氣口與下進氣口融為一體,占據(jù)了整個前臉的大部分面積,有著艾爾法般的既視感,極具視覺沖擊力。進氣格柵兩側,頭燈組和霧燈區(qū)凹凸有致,力量感十足,散發(fā)著迷人的“野”氣。

3

第二代傳祺GS8采用了“展威翼”和“龍鱗翼”兩種格柵設計,實拍車型采用了“龍鱗翼”造型,格柵面積比“展威翼”更大,發(fā)散狀的熏黑“龍鱗”狀格柵氣場更足,不怒自威。

4

第二代傳祺GS8采用了名為“征服之眼”的頭燈組,由四顆燈珠組成了矩陣式燈組,造型犀利且新穎別致。而且四顆燈珠還采用了業(yè)內(nèi)首創(chuàng)的開合式設計,點亮過程儀式感慢慢。下方的豎狀日行燈點亮效果科技范兒十足。

5

全新傳祺GS8的側身造型與初代車型非常神似,但線條更簡潔,車頂、腰線和側裙三條線勾勒出了整個側身輪廓,視覺感受上更舒展修長。另外,第二代傳祺GS8的前懸更短,C點也進行后移處理,整體車身姿態(tài)如豪華中大型SUV那樣視覺重心后移。與此同時,車輛側裙和D柱處都加入了鍍鉻裝飾,營造出了不俗的豪華感。

6

 第二代傳祺GS8的身材比初代車型大幅進行了加碼。雖然仍定位中型SUV,但車身尺寸達到了5015mmX1950mmX1780mm,軸距則達到了2950mm;直逼定位中大型SUV的大眾途昂,比同樣定位中型SUV的漢蘭達大了一圈。

7

 第二代傳祺GS8的車頂采用了懸浮設計,B、C、D柱都進行了熏黑處理,二、三排還配備了隱私玻璃,設計感和檔次感兼而有之。

8

第二代傳祺GS8全系標配了20英寸輪圈,雙十輻造型非常動感,還配備了255/50 R20英寸的米其林寬胎,非常厚道。

9

第二代傳祺GS8的車尾設計同樣四平八穩(wěn),簡約大氣。兩個突起的尾燈與腰線融為一體,格外醒目,明晃晃的雙出排氣加入了大面積鍍鉻裝飾,很顯檔次。后包圍的擴散器造型突出了運動氣息。整個車尾有種日系高檔MPV的既視感。

10

整車造型驚艷的第二代傳祺GS8在細節(jié)上的處理也值得稱道。簡約明快線條與鍍鉻設計突出了設計格調(diào)。

11

意料之中的是,傳祺GS8的四周還配備了攝像頭。據(jù)官方表示,第二代傳祺GS8配備了22個智駕傳感器,可以實現(xiàn)540°透明底盤功能。

內(nèi)飾:緊跟潮流的豪華智能座艙

12  第二代傳祺GS8的整個內(nèi)飾氛圍透著“中正”理念。平直的立體儀表臺采用了“S”形設計,與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融為一體,并以深色立體面板進行裝飾。縱向水平一體式副儀表臺與儀表臺垂直而立,莊重沉穩(wěn)。一塊高達14.6英寸的超大中控顯示屏懸浮于儀表臺中央,科技感撲面而來。

13  三輻方向盤非常粗壯,并配備了真皮包裹,握感很出色。方向盤還配備了大量鍍鉻裝飾來凸顯豪華感。14

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采用了“內(nèi)凹”方式與儀表臺融為一體。儀表盤的顯示效果非常清晰,還可以進行多種主題切換。

15

實拍車型配備了AR-HUD抬頭顯示,融進AR導航和輔助駕駛等信息,速度表,導航箭頭,車道偏離、車道居中提示線等都能顯示。

16

數(shù)字化如火如荼的當下,作為最新汽車產(chǎn)品的第二代傳祺GS8配備了一塊面積達到14.6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屏幕顯示非常清晰,而且自帶曲面效果。全新第二代GS8的車機內(nèi)置了最新的ADiGO4.0智能物聯(lián)系統(tǒng),包含OMS、導航、娛樂等多種功能,并支持場景化語音交互,還可以OTA升級。

17

第二代傳祺GS8副儀表臺采用了分層設計,造型莊重簡約。副儀表臺的前端還配備了無線充電板,擋把還加入了“水晶”裝飾。另外,儀表臺、副儀表臺、座椅、車門等處還加入了大量皮質(zhì)包裹和縫線裝飾,做工和用料非常到位。

18

第二代傳祺GS8的座椅的設計靈感來自古代的將軍鎧甲,靠背和坐墊采用了菱影漸變立體絎縫紋理和真皮打孔。而且這套座椅寬大厚實,而且包裹性很好。同時座椅采用了人體工程學設計和體壓分布技術,實現(xiàn)“0”壓感,大幅提升了舒適度。另外,實拍車型的主駕駛座椅提供了10項電動調(diào)節(jié)、頭枕4項調(diào)節(jié)功能,副駕駛位還配備了“老板鍵”。

19

實拍車型的第二排采用了兩個獨立座椅,座椅同樣寬大厚實。而且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動,移動行程超過了10公分。

20

車輛的二排配備了自動空調(diào),而且車身B\C\D柱都提供了出風口,確保三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

空間:面面俱到的移動商務艙

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畫風突變的同時,第二代GS8的整車結構也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官方表示,第二代傳祺基于GPMA廣汽全球平臺模塊化架構下的L平臺研發(fā),軸距更長,車身更大。隨之而來的是,全新GS8的空間也顯著增大。

21

從實際體驗來看,身高178m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調(diào)整好做以后,頭部還有超過一圈的空間。

22

保持前排座椅不變,將二排座椅調(diào)整到最后,體驗者的腿部空間達到了兩拳半,頭部空間也接近一圈半。

23

保持二排座椅不變,體驗者坐在三排時的腿部空間還有三指,完全可以接受。如果將二排座椅前移,三排乘客同樣可以獲得不錯的腿部空間。

24得益于更寬大的車身,第二代傳祺GS8乘坐空間更充裕的同時,載物空間也更出色。從實測來看,三排座椅狀態(tài)下,車輛的后備箱進深還有40公分距離,放置小型隨身物品毫無壓力;將三排座椅放倒后,后備箱的進深超過了1.1米;將二排座椅放倒后,進深超過了2米,拉擔任床墊都沒問題。25

貼心的是,第二代傳祺GS8的后備箱處配備了座椅控制鍵,可以調(diào)節(jié)二排座椅的收放,方便省心。

動態(tài):穿西裝的輕跑男

26本次試駕的第二代傳祺GS8燃油版搭載了鉅浪動力2.0TGDI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達到了185kW,最大扭矩達到了400N?m;賬面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堪稱翹楚。27

而且,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愛信最新一代8AT變速箱換擋響應速度提升40%,進一步提升了動力輸出表現(xiàn)。

28

第二代傳祺GS8采用了廣汽傳祺最新的鉅星底盤,懸架仍然是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的組合。不過,廣汽傳祺對底盤進行了全新調(diào)整,韌性更足,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更好。

29

試駕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這臺全新的2.0T發(fā)動機動力儲備還是很充足的。普通模式下,拖動2噸重的二代GS8仍然游刃有余。運動模式下車輛跑得更為輕盈自如。

30

這臺愛信第三代變速箱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升擋和降擋都很平順,動力銜接也順滑綿密。同時,變速箱對加示意圖的揣摩也比較到位。深踩油門變速箱會果斷降擋,只是動力銜接不如普通駕駛那么綿密。

31

第二代傳祺GS8的底盤確實是個驚喜。駕駛中可以感受到底盤帶著一定的韌性,過彎并線時并不會有拖沓的感覺,保持著良好的整體感。另與此同時,細碎的震動很難傳入車內(nèi),較大震動也不會對車內(nèi)產(chǎn)生較大沖擊。只是礙于較高的重心,速度過快時對重心的抑制不如轎車底盤那么自如。

32

另外要說的是,第二代傳祺GS8的轉(zhuǎn)向很輕盈,指向性也不急不徐,油門響應也比較到位,總之開起來悠然輕松,完全不像開著一輛超過5米的兩噸大車。還有,第二代傳祺GS8開起來非常安靜。時速100公里以下,車內(nèi)與外邊完全兩個世界,靜謐性做得非常出色。

33

總結:

試駕后的最大感覺是,全新第二代傳祺GS8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設計更驚艷、豪華感更強的同時,動力和底盤質(zhì)感也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全新GS8在更大的車身下營造出了更寬裕和多變的載人載物空間,而諸多的舒適性配置又兼顧了家和商的雙重屬性,實用性直接提升了一個級別。但在價格上,第二代傳祺GS8幾乎與初代車型持平。

而得益于設計及整車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第二代傳祺GS8也成為漢蘭達、途昂、昂科旗等一眾合資車型的有力競爭對手。而這,也是第二代傳祺GS8帶來的最大價值。


分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