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華為的五菱 要做高端的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與華為合作的新車已經(jīng)在路上了。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與華為在柳州舉行寶駿“三智”深化合作簽約儀式,全面升級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據(jù)悉,雙方將在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制造領域深化合作。

簽約儀式上,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寶駿華境S正式曝光。這款車定位為大六座SUV,將成為寶駿汽車的全新旗艦產(chǎn)品。據(jù)悉,寶駿華境S將全系標配華為先進的智能汽車技術,包括華為乾崑智駕HUAWEI ADS 4、鴻蒙座艙HarmonySpace 5、乾崑車云HUAWEI IVCS。但官方公告并未明確二者合作模式,即是否屬于鴻蒙智行還有待更多信息公布。
有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五菱與華為的合作模式大概率是“HI模式”。HI模式的核心是技術深度賦能與品牌聯(lián)合,車企擁有產(chǎn)品定義、工程開發(fā)、制造、渠道、銷售和售后服務的完整主導權。華為作為核心智能化技術供應商,提供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車云等在內(nèi)的全棧解決方案或關鍵部件模塊。HI模式下,車企自主權高,能最大程度保持品牌獨立性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比如如成本控制、渠道下沉、對特定市場的精準理解。

這意味著,華境S有望成為通用五菱體系售價最高的車型,甚至站上20萬級。實際上,早在前兩年,市場便傳出五菱方面將推出售價20萬甚至更高車型的消息。這一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彼時的五菱正處于品牌轉型的關鍵節(jié)點。長期以來,五菱憑借諸如宏光 MINIEV 等性價比極高的低價車型,“人民的五菱”隨著超高的性價比深入人心。但隨著市場的發(fā)展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僅靠低價策略難以持續(xù)保持優(yōu)勢,且品牌形象的單一化也限制了其在利潤獲取以及技術研發(fā)投入的提升。所以,向中高端市場邁進成為破局的必然選擇。
此次,借助華為的招牌,五菱將再次沖擊高端,而華為也將迎來全新隊友。

近年來,華為憑借問界在汽車“大殺四方”,問界M7、問界M9各自細分領域持續(xù)領跑讓競爭力不強的車企看到了曙光。于是,華系便迎來了越來越多的盟友。汽車行業(yè)幾大國企中,上汽、北汽、江淮、奇瑞,已經(jīng)歸隊到鴻蒙智行模式里;東風、廣汽、長安則與引望牽手,正在規(guī)劃更深度的HI模式。
市場上不斷涌現(xiàn)的新車都或多或少貼上些許華為的標簽,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各大車企都在借助華為的影響力來推出所謂的高端產(chǎn)品。但除了問界之外,與華為合作的其他品牌的市場表現(xiàn)都不及預期。阿維塔雖匯聚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巨頭加持。可自2024年第一款新車上市以來,市場表現(xiàn)難言樂觀。直到阿維塔12跌破20萬以后,單月銷量才將將過萬。智界旗下的智界S7、智界R7兩款車型銷量一路低迷。懂車帝數(shù)據(jù)顯示,智界較去年12月高點的17736輛,已跌去73.61%。價格定位更高的享界、尊界銷量上也沒激起太多波瀾。

重要的是,五菱自身長期塑造的是接地氣、親民的品牌形象,與高端定位相差甚遠,想要憑借此次合作實現(xiàn)品牌向上,也有一定難度。而且,當下汽車市場競爭近乎白熱化,此前諸多沖擊高端的品牌,如智己、嵐圖、極狐等,在激烈競爭下,售價不斷下探,仍難以在高端市場站穩(wěn)腳跟。
一個核心問題在于,眾多沖擊高端的品牌,都缺乏強大且鮮明的品牌技術特點。曾經(jīng)被市場認可的換電的蔚來、“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的理想,隨著市場競爭對手的增多市場表現(xiàn)也頹勢盡顯。兩家車企目前顯露的疲態(tài)再次凸顯出“技術護城河”對于品牌立足高端的重要性。

此次五菱與華為合作推出的華境,同樣要直面上述諸多挑戰(zhàn),如何在華為技術賦能下,打破五菱固有品牌印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高端之路,依然是個未知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