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Q2營業(yè)利潤下滑30% 下調年度業(yè)績預期
日前,大眾汽車集團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務業(yè)績。出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正拖累大眾集團旗下奧迪和保時捷品牌的收益,大眾集團下調了本年度的業(yè)績預期。
大眾汽車集團第二季度業(yè)績報告顯示,公司稅后收益同比大幅下滑36.3%至22.9億歐元,營業(yè)利潤同比下降29.4%至38.3億歐元;集團營收微降3%至808.1億歐元。該公司稱,業(yè)績下滑主要是受關稅、重組成本以及利潤率較低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增加的影響。不過,集團市場終端表現相對穩(wěn)?。篞2全球交付量同比增長1.2%達227萬輛,其中整車銷量微增0.2%至226萬輛,產量則小幅下降0.6%至233萬輛。
鑒于第二季度的業(yè)績表現,以及美國關稅已經在上半年給大眾增加了13億歐元(約合15.3億美元)的成本,大眾汽車目前預計,其今年的營業(yè)利潤率將從原先預測的至少5.5%降至最低4%,營收或將與去年持平,而此前預測為增長5%。同時,該公司還下調了自由現金流預期。
上述預期區(qū)間的下限基于下半年美國將保持27.5%的關稅不變的假設,而上限則基于關稅將降至10%的假設。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當前正面臨削減成本和改進產品的壓力,以應對在三個關鍵市場的危機。首先,在美國市場,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侵蝕依賴進口的奧迪和保時捷的銷售額和利潤;其次,歐洲市場需求疲軟且生產成本高昂,同樣對集團利潤造成壓力;此外,在中國市場,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本土品牌,大眾的市場份額也在流失。
大眾正寄望于與美國Rivian汽車公司和中國小鵬汽車的合作來提升產品競爭力,不過這些合作項目的新車型要到明年才能推出。
此外,大眾集團旗下的卡車業(yè)務Traton集團也下調了預期,原因包括貿易關稅、歐洲經濟增長疲軟以及巴西訂單減少。今年第二季度,該業(yè)務部門的調整后營業(yè)利潤大幅下跌29%。
盡管如此,大眾汽車的市場表現仍不乏亮點。近幾個月,得益于折扣促銷以及消費者因馬斯克的政治立場而減少購買特斯拉,大眾在歐洲市場的電動車銷量顯著回升。在大眾ID.5、奧迪Q4 e-tron 和斯柯達Enyaq等車型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大眾集團第二季度在歐洲的電動汽車交付量增長了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