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新車交付量成謎,中國疑似淪為庫存地
對于新能源汽車國人的接受能力也是越來越強,熱度也是一天比一天高漲,不得不說國人的環(huán)保意識強烈。國內就有今年一季度出口到中國4799輛的特斯拉,上路行駛的新車竟然只有1600余輛,顯然這無形中增加了特斯拉庫存和現(xiàn)金流的壓力。近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該公司一季度營收大增近135%至27億美元,25,051輛的銷量、同比64%的增幅也創(chuàng)造了特斯拉銷量歷史新高。

一直以來作為明星級的造車企業(yè)特斯拉一直都受到了業(yè)內外的追捧,而近期持續(xù)不斷的國產傳聞更是成為了焦點,而另一方面,對中國銷量秘而不宣是特斯拉的“傳統(tǒng)”, 外界都在懷疑特斯拉在華是否健康發(fā)展的問題展開了新一論的討論。如今的特斯拉遭遇“庫存門”也就在情理之中在早前道哥就說過只是時間問題。

特斯拉中國的銷量有了起色在2月22日的特斯拉2016全年財報會議上就初現(xiàn)端倪。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特斯拉中國2016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約占特斯拉全球銷售額的15%;而美國本土的銷售額達到42億美元,在特斯拉全球銷售額的占比超過50%。 但是這并不是一個好的方式,《懂車之道》獲悉雖然特斯拉營收創(chuàng)造了季度最佳,但隨著銷量的走高,虧損也逐漸被拉大。數(shù)據(jù)顯示特斯拉一季度凈虧損同比擴大17%增至3.3億美元,也就相當于特斯拉每賣掉一輛車,就會虧損1.3萬美元。
雖然虧損數(shù)據(jù)不太美妙,但特斯拉卻在中國市場找到了安慰。根據(jù)市場調研公司JL Warren Capital統(tǒng)計,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向中國出口了4799輛Model S和Model X,同比增長350%,這意味著在這一季度中,中國的銷量占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20%,去年全年,這一數(shù)字還僅為13.6%。然而另外的一組數(shù)據(jù)則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實際交付量為1623輛,同比2016年一季度增長19%,僅占其全球交付量的6.4%,比去年全年占全球13.6%的份額下降了一半多。

無人駕駛致死問題頻發(fā)
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6月30日證實,一輛該公司生產的S型電動轎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fā)生撞車事故,導致司機身亡。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下簡稱NHTSA)正在對事故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展開調查。這是美國首例涉及汽車自動駕駛功能的交通死亡事故。

5月7日,來自俄亥俄州40歲的喬舒亞·布朗正使用自動駕駛系統(tǒng),令他的座駕——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馳騁在佛羅里達州威利斯頓高速公路上。在一個沒有安裝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一輛大型牽掛型卡車突然左轉,橫在布朗的特斯拉車前。警方報告顯示,布朗的特斯拉沒來得及剎車,低矮的車身直接鉆到卡車底部,其擋風玻璃與卡車相撞,車頂完全被掀起。與卡車相撞后,這輛特斯拉繼續(xù)行駛,離開路面,撞上一道柵欄,穿過一片田地,最后撞上一根電線桿,停在距離公路30米外的地方。

國內的事故則是,早前,在央視CCTV13頻道《法治在線》節(jié)目報道了一起今年1月份發(fā)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的一起交通故:一輛特斯拉Model S追尾了停靠在路邊的道路清掃車,致使駕駛員高雅寧當場死亡。報道中還提到,在隨后展開的事故調查過程中,駕駛員高雅寧的父親高巨斌發(fā)現(xiàn)事故中Model S的Autopilot很可能處于開啟狀態(tài),因此,便以“誘導用戶”為名,起訴特斯拉中國銷售公司,認為其在營銷和推廣過程中過分夸大了Autopilot的功能。目前,北京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并且將于近日開庭審理。

國內銷量進口數(shù)量不符
大多數(shù)行業(yè)人士認為,特斯拉走的是直銷模式,采取定制化生產的方式,因此特斯拉幾乎沒有庫存,出口量應該與實際交付量接近,然而這3000余輛的差距,確實不得不讓人懷疑這背后隱藏著什么原因。行業(yè)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貓膩”,該公司稱特斯拉一季度全球交付2.5萬輛電動車中,有很大一部分銷量消失了,過去兩周以來,汽車行業(yè)銷量分析師中間流傳著2萬輛的銷量數(shù)字,而根據(jù)JATO統(tǒng)計,前三個月中特斯拉只有約2萬輛新車上牌/注冊。

在分析機構看來,特斯拉官方公布的交付銷量數(shù)字,和上牌注冊數(shù)字存在一定差異,那么一季度消失的5,000輛特斯拉到哪里去了?根據(jù)紐約證券研究公司JL Warren Capital研究主管Junheng Li的說法,這部分車輛可能在中國市場“交而未售”,迄今有5,619輛特斯拉交付到中國境內,但是2017年第一季度卻沒有上牌并且上路。

從JATO和JL Warren Capital提供的數(shù)據(jù)中,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月份,特斯拉的進口數(shù)量都大于當月的上牌量,并且除了年末,每月未上牌的數(shù)量也遠遠大于當月的上牌量和進口數(shù)量,整個2016年特斯拉新車未上牌的數(shù)量占據(jù)了進口總量的21%。道哥還注意到,到了2017年本沒有緩解,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一直不解一個直銷銷售模式的汽車公司為何還大量的產品積壓的現(xiàn)象?對此特斯拉方面表示,從2016Q4到2017Q1,新車庫存的確有所提升,這主要是由于:最近這個季度,我們增加了1000輛Model X的試駕車輛,這部分提供了將近一半的新增庫存;特斯拉的Service loaners正在增多(Service loaner制度是指,假如車主的Model S需要進行維修,那么公司不僅會上門取車,還會將來送另一臺Model S給車主使用,直到舊的車輛維修完畢)。這個道理能接受嗎?
美國市場表現(xiàn)不如預期,固執(zhí)的代價
《懂車之道》獲悉,美國這樣的大背景下,事實是特斯拉并沒有從美國汽車市場的好年景中沾到什么光,它們8萬的年銷量很一般,要知道一些車型在單一市場月銷量就能達到8萬輛。當然,特斯拉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就是高利潤,特斯拉車型的毛利率高達20%。不過,這些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基本都投到了研發(fā)中去,Model 3就是它們拆東墻補西墻的產物。不幸的是,在車型選擇上馬斯克總是看走眼。2013年SUV潮流開始席卷全球,但它們當時卻只有轎車版的Model S。2014年,小型跨界SUV市場開始起飛,但去年Model 3卻又變成了轎車。如此的循環(huán)往復只會浪費特斯拉本就不多的研發(fā)資金。

雖然Model 3的40萬張訂單有些逆勢而動,但馬斯克也難保未來不會被車市增速放緩所拖累。對特斯拉來說,最大的戰(zhàn)略失誤就是沒能提前兩年推出Model 3。事實上,特斯拉并非沒有實力做Model 3,它們在Model S和Model X上積累的經驗已經足夠豐富,而且大規(guī)模的車輛生產任務也可以交給代工商。鑒于Model 3在2016年年初就發(fā)布了,如果交給代工商,這款車現(xiàn)在恐怕已經滿街跑了。
國產之路懸而未解
實際上特斯拉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強勁銷售趨勢,可能促使投資者考慮與中國本土廠商建立合資企業(yè),從而避開25%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同時享受政府補貼。現(xiàn)在,中國政府的補貼可以讓某些中國電動汽車的成本降低35%。而且,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要到2020年才會逐漸淡出。更何況去年特斯拉在中國賺了10億美元,今年則有可能銷量翻番。
多次傳出有消息稱特斯拉要在廣東建廠,但是目前也是懸而未解。特別的是上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媒體leftlanenews獲悉,特斯拉或將通過此次會晤對中國市場進行進一步考量,從而在中國成立生產工廠。當然建廠能夠當?shù)刂圃飚數(shù)劁N售,讓中國人密切參與,給當?shù)卣欢?,一定程度上更能理解貼合市場,及時作出應變,這是目前特斯拉需要的。
目前,特斯拉正在全力準備價格更低的入門級產品Model 3 的生產,該車計劃于今年7月開始量產,同時特斯拉提出將在2017年實現(xiàn)Model 3周產5000輛,并于2018年將該款汽車周產量提升至1萬輛。目前特斯拉的表現(xiàn)也是很令人懷疑,特斯拉庫存根本原因還在于充電等基礎設施的不完整,很多企業(yè)做不到的,很多車企也不敢出手,而這也正是特斯拉大力發(fā)展且最燒錢的地方之一。當然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 特斯拉的表現(xiàn)還是很不錯的。另外道哥相信很多網友也在期盼的啥時候國產。這樣整體的車價也能降低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