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將獲雙重背書吉利、沃爾沃成立合資公司
2017-07-31
來源:中國經營報
閱讀量:19910
7月20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簡稱“吉利汽車”)發(fā)布公告披露,將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沃爾沃汽車簽訂諒解備忘錄,三方將組建合資公司,吉利汽車持股50%,吉利控股和沃爾沃汽車共同擁有50%股份。
同日,吉利控股官方宣布,吉利控股與沃爾沃汽車將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占股比50%,通過相互授權的方式,實現(xiàn)整車架構技術、高效清潔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共享與零部件聯(lián)合采購。
一位接近吉利汽車銷售事業(yè)部管理層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沃爾沃技術,特別是關于中高端品牌汽車的發(fā)動機和輕量化方面。但沃爾沃汽車有很多的專利和技術吉利都碰不到。同時,吉利控股也力圖細化目標市場,在整體上形成吉利、領克(LYNK&CO)和沃爾沃三個品牌矩陣,分別面向經濟型至高端品牌用戶。客觀上也能拉升品牌形象,通過技術方面更深入的交流,提高研發(fā)人員的素質。
沃爾沃護航
根據(jù)公告,合資公司成立后的主要實體及資產包括:負責領克02車型和領克03車型的張家口工廠的100%股權;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的100%股權,其主營業(yè)務為領克汽車在中國的銷售和服務;以及開發(fā)領克01、02、03車型技術的寧波吉利汽車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
“吉利和沃爾沃在領克品牌上的合作,一是希望更好的借助沃爾沃的技術來做產品的研發(fā),同時也可以搭建沃爾沃在全球的銷售渠道,減少前期渠道鋪設成本?!逼囆袠I(yè)資深評論員鐘師告訴記者。他表示,在海外銷售渠道方面,沃爾沃已經有了在全球較為成熟的渠道,吉利聯(lián)手沃爾沃,不僅能夠少走鋪設渠道的彎路,同時也能節(jié)約成本,提高投入產出的效率。
領克是吉利汽車在2016年10月推出的定位全球市場的高端品牌,該品牌從研發(fā)到設計均是在歐洲完成,是吉利汽車海外戰(zhàn)略的重要品牌。公告顯示,三方合資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已收購或即將收購的運營實體從事領克品牌的生產、銷售以及提供相關的售后服務。但是并未確切披露沃爾沃汽車在該合資公司的具體持股比例。
吉利控股副總裁楊學良認為,“合資+入股”后,合作的三方可以共享關于領克汽車的研發(fā)技術,沃爾沃為領克提供品牌背書和技術支持的同時也能從領克品牌的發(fā)展中受益。2010年,吉利控股完成對沃爾沃乘用車的收購,此番成立合資公司,意味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沃爾沃汽車總裁、CEO漢肯·塞繆爾森表示,通過技術共享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是汽車行業(yè)的慣例,沃爾沃汽車未來將會不遺余力地支持領克汽車的發(fā)展。
此外,對吉利控股官方宣稱的合作意在“技術共享”問題,記者進行了多方驗證。據(jù)接近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士透露,“雙方經?;ヅ扇藛T交流,沒有聽說技術溝通有問題?!痹撊耸扛嬖V記者,研究院內部有常駐的負責技術指導的瑞典專員,研究院也經常派工程師去海外學習。前述證券研究員也表示,雖然吉利和沃爾沃當初簽訂了技術不過渡協(xié)議,但技術人員都是互派的,沃爾沃那邊也有吉利派過去的高管,自己全資收購的企業(yè),在技術使用上沒什么壁壘。另外,沃爾沃汽車方面也表示在其2010~2015年的轉型階段,斥巨資完成了CAM以及SPA模塊化架構的研發(fā)。可見在CMA架構搭建的初期,雙方早已進行了密切合作。
賬資本不買
不過從股價來看,吉利與沃爾沃成立合資公司一事,在資本市場上并未引起強烈反響。
7月20日合作消息一經發(fā)布,吉利汽車當日收盤股價為18.42港元,下跌0.54%。21日收盤價為17.58港元,跌幅4.56%,將近5%的大浮動。25日再次以下跌1.18%,股價18.4港元收盤。
研究機構麥格理隨后發(fā)布研報表示,因為領克對吉利汽車的盈利貢獻低于預期,市場短期對上市組合經營決定持有負面反應,且因為市場對吉利估值較高,對其依然維持“跑輸大市”的評級,目標價8.3港元。
7月21日,申萬宏源研究(香港)也謹慎評級上述合作,其研報稱,由于吉利汽車在領克合資公司持股比例為50%,相比于100%資產注入,公司的資金壓力將得到減輕。但是吉利汽車持股比例低于該機構前期預期的100%,領克對吉利汽車的盈利貢獻將減半,因此下調目標價至17元港元,對應7.7%的下行空間,對其維持中性評級。
“自己和自己成立合資公司,等于原來需要半步走到的地方,現(xiàn)在要繞三四步,市場當然不看好?!辟Y深汽車行業(yè)證券研究員透露。他表示上述研報的解讀只是就業(yè)務上的表面分析,如果利潤是分流的,那么未來的風險也是共同承擔的,真正的問題在于,自從收購沃爾沃之后,李書福力圖使其本土化的努力未果,成立合資公司是其“曲線救國”的無奈之舉。而且在當下,領克上市在即,吉利方面勢必要為其增加砝碼。
承壓上探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量為53.06萬輛,同比漲幅達到89%,吉利汽車為此把全年銷售目標上調至110萬輛。同時,沃爾沃汽車營業(yè)收入由去年同期的842億瑞典克朗增至991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827.99億元),盈利同比增加6.8%。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達27.76萬輛,同比增長8.2%。中國作為沃爾沃汽車最大的單一市場,2017年上半年銷量增加27.6%。
勢頭正猛的吉利集團顯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自主品牌上探,特別是在發(fā)達的歐美市場爭奪市場席位,仍舊面臨巨大的壓力。
除了品牌發(fā)展需要“借船出海”,仰仗沃爾沃的保駕護航之外,吉利多年來單槍匹馬式的開疆拓土,也有較重的負債壓力。2014年~2016年,吉利汽車的負債總額分別是198.14億元、225.53億元、428.97億元,負債規(guī)模較大。2016年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3.47%,高于同期廣汽集團的45.38%以及長城汽車的48.7%。
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發(fā)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現(xiàn)在全球汽車工業(yè)面臨產能淘汰、品牌淘汰。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處于突破前夜,代表著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這時候要創(chuàng)造新品牌,或者要擴大自己品牌的市場,都是逆水行舟。他認為自主品牌不是質量概念,而是資本身份概念。品牌是商業(yè)文化,但是汽車文化又包含社會文化(地域的消費文化),品牌要靠質量和文化來支撐。“我們剛剛認識到質量,但是還未能理解文化?!?/span>